五年千歲是知名的王爺信仰之神祇,另稱「十二瘟王」。通常最常見的有張、徐、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等十二位被尊稱為「王爺」的神祇。
(另一說是李、侯、知、伍、薛、太、盧、武、包、白、方、羅、葉等十三位)最盛行的說法是,十二位王爺各為「子年張王、丑年余王(或徐王)、寅年侯王、卯年耿王、辰年吳王、巳年何王、午年薛王、未年封王、申年趙王、酉年譚王、戌年盧王、亥年羅王」。
一般傳說:五年千歲為殷末周初之英雄,因輔周武王牧野之戰東征克殷商紂王有功,受上天玉皇大帝勅命,封為「代天巡狩之王爺」。以十二地支為順序,每年輪值降世,巡按人間,監察善惡。世人尊稱為「千歲爺」,並且至漢代張天師倡行道教時,顯現靈蹟。
供奉五年千歲的廟宇,會在寅年、午年、戌年作醮,每十二年間,三度作醮。因為每次作醮,相隔四年,若連首尾,即是五年一度,故信徒通稱其為「五年千歲」。
學者認為,五年千歲原是屬於瘟神信仰的一種。爾後,逐漸演變成消災除疫、守護鄉里的神祇。
《新的討論區》
新的留言板如下:
https://baibai.com.tw/community/
感謝!
【我要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