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永和寺 簡介】
永和寺八十多年泥菩薩博物館保存 (2004年02月02日)
【台灣報導】建寺一百八十年的宜蘭縣羅東鎮永和寺,為鎮殿菩薩另塑金身,取代現有一尊八十多年歷史、高三尺六寸的泥菩薩,本來要火化,但因泥塑菩薩罕見,宜蘭縣文化局上周四(一月廿九日)會勘決定保存。
位在宜蘭縣羅東鎮仁愛里的永和寺,人稱「清水溝佛祖廟」,兩百多年前,在大陸福建漳洲平和縣的先民駱順成隨身帶著菩薩香火到台灣,由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港上岸,渡過俗稱「濁水溪」的蘭陽溪到羅東拓荒,雕刻神像,設草堂參拜,近一百八十年前建廟,就是永和寺。
永和寺主殿在八十多年前供奉一尊觀世音菩薩,左側為關聖帝君,右側為福德正神,因年代久遠,雕塑者不但不可考,且菩薩穿戴衣冠,只露出臉,原以為是木雕,信徒及廟務人員平時不敢碰觸,避免冒犯神威,前年農曆春節前「送神日」打掃,為菩薩潔容時,以清水擦臉,赫然才發現原來是泥塑的。
信徒去年到大陸江西省南昌縣訂製一尊高三尺六寸、重三百台斤的金身菩薩,日前迎回廟內並開光點睛,將取代目前正殿的泥塑菩薩,信徒雖不捨,但泥塑菩薩無處存放,只好計畫在三月四日舉行退神儀式後火化。
宜蘭縣羅東鎮民代表楊振益認為一般佛像都是木雕或金屬製,泥塑菩薩罕見,且年代久遠,是重要且珍貴宗教,爭取保存,向羅東鎮長林聰賢反映,林鎮長相當認同,通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上周四派員會勘後,決定在退神儀式後,迎回保存,未來移置蘭陽博物館珍藏,廟方相當高興捐贈。
《新的討論區》
新的留言板如下:
https://baibai.com.tw/community/
感謝!
【我要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