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母王氏家訓 王氏系清代浙江紹興人。自幼聰慧過人,廣泛涉獵詩書,父母愛之如掌上明珠。但她選擇對象的標準很高,年至三十才嫁給彭鳴九為妻。其子彭玉麟為湘軍水師著名將領,為人剛正不阿,淡泊錢財,官至兵部尚書。 不要為了自己的利害得失而置他人於不顧 【原文】 贈公沉下僚二十餘年[1],薄積廉奉[2],寄所親買田湘中,將老焉。比歸檢校[3],所親匿其契券不與,初猶許致薄少[4],繼且出無義語,時相詬詈[5],贈公以此憂鬱病歿[6]。侍郎年甫十五[7],銳思報之。太夫人泣謂:“兒當志其遠大,毋速禍自危。事無左證[8],不得直也。”所親又伺玉麒過市[9],擠墜深池,遇救僅免。於是彭氏之黨益忿,謀訟諸官,返所匿資產,太夫人謝之:“兒幸不死。吾不欲以爭產故攜之赴官求理;兒如不肖[10],雖訟得之,終為人有耳。”所親知事不可掩,諾還瘠田十之二。然心猶不慊,輒藉故相陵轢[11]。太夫人不之校[12],歲祲採野菜作食[13],語兩子移家郡治避之。侍郎補博士弟子員[14],學行重一時,以奇貧為人司質庫耒陽[15]。咸豐二年,粵寇入湘[16],耒陽一日數警,人多遷避。太夫人病中貽書侍郎[17]: “受人重寄,無虧信義。苟免也,必謹扃鑰待主者[18]。” ———節錄自《左宗棠全集》 【註釋】 [1]贈公:指彭玉麟的父親彭鳴九。 [2]廉奉:封建官吏的養廉銀和工資收入。 [3]比歸:等他回到家里。檢校:查核。 [4]猶:還。 [5]詬詈(佻):辱駡。 [6]歿:死,同“沒”。 [7]侍郎:官名。為部一級長官。此處指彭玉麟。 [8]左證:同“佐證”。 [9]伺:觀察;守候。玉麟:指王氏次子彭玉麟。 [10]不肖:無才能的人。 [11]輒(佴):動不動;總是。陵轢(佻):欺壓。 [12]校:同“較”。計較。 [13]歲祲(佻):年歲不佳。 [14]補:填補。博士弟子:漢武帝設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令郡國選送。唐以後也稱生員為博士弟子。 [15]奇貧:特別貧困。司質庫:掌管當鋪方面的事務。 [16]粵寇:對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的誣稱。 [17]貽書:遺書;寫信給。 [18]扃(儕)鑰:門栓鑰匙。 【譯文】 彭鳴九屈居小官二十餘年,積聚少量的養廉銀和工資收入,寄給可以信任的親戚在湖南老家衡陽購買田地,作為養老的處所。但等他回到老家準備查核時,這個親戚把契券隱藏起來不交給他,起初還許諾給他一小部份,接著說出無情無義的話語,時常對他加以辱駡,彭鳴九因此憂鬱得病身亡。彭玉麟長到十五歲時,急著想對此事加以報復。他的母親王氏哭著對他說:“孩兒你應當有遠大的志向,不要因此事速招災禍而危及自己。 你父親寄錢給那個親戚買田地沒有佐證依據,你要解決這一糾紛是很難得到公正的結果的。”那個親戚又策劃陰謀,等待王氏的小兒子彭玉麒經過街上時,把他推入水很深的池子里,遇到好人相救才倖免一死。於是,彭氏宗族里的人日益感到氣忿,打算將此事向官府控訴,與那個不講義氣的親戚打官司,讓他歸還隱藏不交的資產給彭家,但王氏謝謝他們說:“我的小兒子有倖不死。我不想以爭田產的緣故帶領兒子們到官府去求理;兒子如果沒有才能,即使通過打官司得到了田產,最終還是會被人得去。” 那個親戚知道事情不可能再掩飾下去,許諾歸還十分之二的貧瘠田地。然而,他的內心還是沒有誠意,總是藉故對王氏加以欺壓。王氏不與他計較,年歲不佳的時候到山上挖野菜作為食物充飢,並告訴兩個兒子把家遷移到城市去躲避那個親戚的無理糾纏。彭玉麟成為府縣學校生員,學識言行都一時被人重視,因為特別貧困在耒陽城替人掌管當鋪。咸豐二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進入湖南,耒陽一天之內多次發生緊急情況,人們大多遷移到別處躲避。王氏在病中寫信給彭玉麟:“你受人家重任寄託,應當講信義。假使不可以再做生意,也必須謹慎照看好門面,保管好鑰匙等待主人回來。”
曾廣鈞母郭筠家訓
郭筠(1847—1916),字誦芬,湖北蘄水縣人。其父郭沛霖,是曾國藩的進士同年。其夫曾紀鴻,系曾國藩第二個兒子。郭氏生長在書香門第、官宦之家,自幼接受過較為嚴格的家學教育,能詩會文。
丈夫曾紀鴻於1881年病逝時,她只有三十四歲,身邊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大的僅十五歲。她毅然擔當起主持家政、撫育兒女的重任,尤其是在婆婆歐陽氏於1874年去世後,加上夫兄曾紀澤及嫂嫂劉氏出使英、法、俄等國達八年之久,此後也一直未回過富厚堂。她實際上充當了富厚堂曾家的內政主持人。郭筠謹守曾國藩手訂“八本”、“八訣”等家訓和治家原則,隨著時勢的變易加以發展創新,訂有“曾富厚堂日程”等家訓文字,循循誘導兒孫輩延續曾氏家訓之遺風,並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曾富厚堂日程六則[1]
【原文】
一、男女皆應知習一樣手藝;二、男女皆應有獨自一人出門之才識;三、男女皆應知儉樸,每月所入必敷每月所出,人人自立一賬簿,寫算不錯;四、男女皆應俠義成性,不要行為有虧;五、男女皆應抱至公無私的心腸,外侮自不能入,而自強不求自至矣;六、我家行之,一鄉風化[2],則強國之根,基於此矣。
曾氏家訓
1、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孫。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5、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里無有紀極,人於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餘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
8、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寫字,凡事都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9、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煙,洎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面、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於逸而憚於勞,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12、三樂:勤勞而且憩息,一樂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樂也;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13、八德:勤、儉、剛、明、忠、恕、謙、渾。
14、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16、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李申夫嘗謂余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志之訣。
17、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18、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20、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22、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
23、讀經、讀史、讀專集、講義理之學,此有志者萬不可易者也。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然此亦僅為有大志者言之。
24、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恆。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
25、諸弟在家教子侄,總須有勤敬二字。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讀書之種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禮義之旗幟也。
27、讀書如譬若掘井,掘數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見泉。讀書總以背熟經書,常講史鑒為要,每日有常,自有進境,萬不可厭常喜新,此書未完,勿換彼書耳。
28、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觀密微,二者闕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款:
ヾ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ゝ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ゞ早起: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々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葉為率。
ぁ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
あ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い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ぅ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う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眈著,最容易溺心喪志。
⑾作字:早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⑿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守篤實,戒機巧,守強毅,戒剛愎
家和則福自生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
知足天地寬
吾觀鄉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功不獨居,過不推諉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艱苦則筋骨漸強,嬌養則精力愈弱
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士有三不斗:毋與君子斗名,毋與小人斗利,毋與天地鬥巧。
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
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誇,則善矣。
一個忍字,消了無窮禍患,一個足字,省了無限營求。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
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處有事當無事,處大事當如小事。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亦厚矣。
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八本八寶”的曾氏家訓
———曾國藩的齊家之道(一)
家,是人生奮鬥的根據地,是事業有成的奠基石,又是排憂解愁的避風港。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功的家庭。所以學一點治家藝術,終生受用。
曾國藩在治家方面,既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又有一套獨特的經驗,他的某些理 和觀點,即使拿現代人的眼光來審視,也未必過時,有的甚至還是非常前沿的。那麼曾國藩的治家理論和治家實踐,有哪些獨特之處呢?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哪些寶貴經驗呢?
我們先看曾國藩所概括的“八本八寶”的曾氏家訓。
所謂“八本”,即是:
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煩惱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為官以不要錢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講的是怎樣讀書和作文,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科舉時代,讀書、作文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因為它是富家進身、光耀門楣的資本,因此曾國藩把它放於“八本”之首。
事親以得歡心為本。即是說,事奉親人就是要讓親人開心最要緊。比如說我們年輕人常回家看看,聽聽老人的嘮叨,同老人聊聊家常,排解老人的孤單和寂寞,這是老人們最開心的,這就是孝順在點子上。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也是一樣,如果都是設法使對方開心,這個家庭就和和睦睦,融融樂樂,成為“和諧之家”了。社會上,如果大家也都能夠做到待人“以得歡心為本”,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就會處處充滿友愛。
養生以少煩惱為本。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無端煩惱會傷害身體。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沒有煩惱,重要的是要有豁達的胸襟,樂觀的心態,積極的生活態度,去排解煩惱,更不要自尋煩惱。
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所謂“不妄語”,我們可作三方面理解:一是言多必失,講話須謹慎;二是言而有信,說到須做到;三是不說假話大話空話,少說而多做。這是曾國藩為官、修身的經驗之談。對於我們現代社會來說,“不妄語” 似乎還含有說話要講究文明,不要滿口髒話;要與人為善,不要惡語傷人的意思。可見這“不妄語”三字,其內涵是非常豐富的。
居家以不晏起為本。曾氏家訓把“不晏起”列為“八本”之一,就是要兒孫代代保持勤勞的家風,即使入仕為官,亦不可改變。曾國藩本人本人就是這樣,雖然百務叢雜、戎馬倥傯,但都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做到天天早起,給下屬樹立了勤勉從政的榜樣。
為官以不要錢為本。縱觀曾國藩幾十年的為官生涯,不貪財,始終是他堅守不渝的道德底線。值得注意的是,他把“為官不要錢”作為家訓,其用意顯然是不僅他自己首先嚴格遵守,還訓誡兄弟子侄如有做官的機會,也必須做到廉潔不貪,兩袖清風。
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既是曾國藩治軍之道,也是他的治家之道。因為他有三個弟弟跟隨他在前線帶兵打仗,把這句話作為家訓,其實就是訓誡帶兵的兄弟以此來鞭策自己,時時注意要愛護老百姓。
上述“八本”是曾國藩從自身經歷、學識及曾氏家庭傳統美德中總結出來的妙諦。他把自家廳堂名之為“八本堂”,還親筆書寫了匾額。
所謂“八寶”,即是“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字家訓。
“書、蔬、魚、豬”,這四個字體現了耕讀之家的傳統特色,即家有藏書,園有蔬菜,田有谷米,塘里有魚,欄里有豬,自給自足,無須多求於他人了。
“早、掃”就是每天堅持早起,早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庭院。
“考”,就是勤於祭祀祖先,這同孝順父母是一樣的道理。用曾國藩祖父的話說,“祭祀祖先是為追念遠祖,使後人不敢為非作歹,使家風歸於純厚。”
“寶”,就是善待親族鄰里。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曾說:“人待人,無價之寶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能獨善其身,一個家也不能獨善其家,真誠待人,方能得到眾人的扶持。曾國藩說:“假若與親族鄰里不能和睦相處,這一家庭便成怨府,遲早是要毀敗的。”
曾國藩戲稱這“八寶”是持家“八寶飯”。他還編了個順口溜:“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常說常行,八者皆好。”
“八本八寶”的曾氏家訓的形成,實際上並不是從曾國藩一代開始,有記錄可查的可上溯七代。到了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一代,更是發揚光大,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家風。後來曾國藩加以總結、補充和修正,才把它概括成“八本八寶”,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家理論。
——摘自《傳奇人生曾國藩》
曾氏家訓
《曾氏家訓》 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 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 戒惱怒為本 不妄言為本 居家以不晏起為本。 為本, 不妄言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 男兒當以懦弱無能為恥。 懦弱無能為恥 男兒當以懦弱無能為恥。 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 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 明用程朱之名份,暗效申韓之法勢,雜用黃老之柔弱韌。 明用程朱之名份,暗效申韓之法勢,雜用黃老之柔弱韌。 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塵要納得 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惠要容得 納得; 容得。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塵要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惠要容得。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過儉則吝,過讓則卑。太過客套,被人看扁。 過儉則吝,過讓則卑。太過客套,被人看扁。 把酒時看劍,焚香夜讀書 把酒時看劍,焚香夜讀書。 相人識人,奧妙甚多,複雜得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關鍵在於相者識者的閱歷 相者識者的閱歷。 相人識人,奧妙甚多,複雜得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關鍵在於相者識者的閱歷。歌訣 如下:邪正看眼鼻, 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 如下:邪正看眼鼻, 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 若要看條理,盡在語言中。 若要看條理,盡在語言中。 作文與做官司並不是回事,作文以見深識閎為佳,立論即便尖刻,偏頗點亦無妨, 作文與做官司並不是回事,作文以見深識閎為佳,立論即便尖刻,偏頗點亦無妨,因為 不至於傷害到某個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了收到實效,只要自圓其說,便是理論。 不至於傷害到某個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了收到實效,只要自圓其說,便是理論。運筆為 自成大匠。做官則不同,世事紛繁,人心不一,官場複雜,尤為精妙, 斤,自成大匠。做官則不同,世事紛繁,人心不一,官場複雜,尤為精妙,識見固然要閎 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迴而進。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深,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迴而進。當行則行,當止則止,邁出不可逞才使氣只求 一時痛快。歷史上有文壇泰斗 官場上卻毫無建樹,甚至一敗塗地者, 上有文壇泰斗, 一時痛快。歷史上有文壇泰斗,官場上卻毫無建樹,甚至一敗塗地者,蓋因不識此中差別 耳。 世上之人,其聰明才力相差都不太遠,此暗則彼明,此長則彼短。在於用人者審量其宜 世上之人,其聰明才力相差都不太遠,此暗則彼明,此長則彼短。在於用人者審量其宜 而已,山不能為大匠別生奇木,天亦不能為賢主別生異人。 而已,山不能為大匠別生奇木,天亦不能為賢主別生異人。 自三代以後,論強弱不論仁暴,論形勢不論德澤,譬如諸葛亮輔蜀,盡忠盡力民心擁護, 自三代以後,論強弱不論仁暴,論形勢不論德澤,譬如諸葛亮輔蜀,盡忠盡力民心擁護, 而卒不能復已絕之炎劉。金哀宗在汴,求治頗切,而終不能抗方張之強韃, 而卒不能復已絕之炎劉。金哀宗在汴,求治頗切,而終不能抗方張之強韃,人所見不能甚 既未可以一言而決其必冒,亦不得一事而許其不覆。 小事以速辦見長, 遠,既未可以一言而決其必冒,亦不得一事而許其不覆。 小事以速辦見長,大事由以草率 而致誤,此皆取巧手腕。 而致誤,此皆取巧手腕。 曾國藩遺囑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 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 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 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 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二曰主敬則身強。內而專靜統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工夫也;出門如見大賓, 二曰主敬則身強。內而專靜統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工夫也;出門如見大賓,使民 為承大祭,敬之氣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聰明睿智, 為承大祭,敬之氣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聰明睿智,皆由此 莊敬日強,安肆日偷。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則身體之強健, 出。莊敬日強,安肆日偷。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則身體之強健, 又何疑乎? 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則人悅。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我與民物, 三曰求仁則人悅。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我與民物, 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愛物,是於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同出一源。 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愛物,是於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於 尊官厚祿,高居人上,則有拯民溺救民飢之責。讀書學古,粗知大義, 尊官厚祿,高居人上,則有拯民溺救民飢之責。讀書學古,粗知大義,即有覺後知覺後覺 之責。孔門教人,莫大於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於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數語。 之責。孔門教人,莫大於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於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數語。立人達人 之人,人有不悅而歸之者乎? 之人,人有不悅而歸之者乎? 四曰習勞則神欽。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 四曰習勞則神欽。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 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 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而富 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饈,衣必錦綉,酣豢高眠,一呼百諾, 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饈,衣必錦綉,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 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 其能久乎?古之聖君賢相,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為一身計, 許也, 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古之聖君賢相,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為一身計,則必 操習技藝,磨練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後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為天下計, 操習技藝,磨練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後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為天下計,則必 己飢己溺,一夫不荻,引為餘辜。大禹、墨子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勤則壽, 己飢己溺,一夫不荻,引為餘辜。大禹、墨子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勤則壽,逸則 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勞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祗欽仰, 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勞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祗欽仰,逸則無補於人而神鬼 不歆。 不歆。 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並傳之於子子孫孫。 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並傳之於子子孫孫。則余曾家可長盛 不衰,代有人才。 八字:慎獨、主敬、求仁、習勞。 誨弟篇 一 讀書作文類 :業精之法在於專, 讀書宜專一耐久 學詩宜先學一體 讀書應有恆心 學詩不可讀選本 讀書貴在有常 教子侄讀書不要蠻讀蠻記蠻溫 教子侄讀書首應教之以自省自立 讀書須從容涵泳 讀書不可有好名之心 教子侄輩須勤讀經史 子侄輩讀書事不可疏忽 為文宜專從“簡當”二字著力 學習貴在有恆 應拼命用力於奏議文章 不要把文章看得太重 二 修身處世類: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讀書 進德修業二者不可或缺 大官之家不應訟涉公庭 不貪財不失信不白是為處世為人之本 不應存當官發財之私念 遷善改過與修德讀書最可靠 須用志於道義身心之學 力戒牢騷 不可倚勢驕人 不可與聞外間事 對紳士貴在獎之以好言 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不可缺 無恆則一事無成 一心應向平實處努力 與人交往應酬須講究禮節 力戒長傲多言 勤奮以圖自立 以“平和”二字互勉 趁人生適意之時做出一個局面 天下無完全無間之人才 戒傲惰 再戒傲惰 戒驕滿 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極傲之表現 以“廉、謙、勞”i 字自惕 勸弟愛惜聲名 要重視外間指摘和批評 互相勸誡以保善終 善待本縣父母官 存倔強以勵志 重在有豁達光明之識 凡事非氣不舉非剛不濟 “強”字須從“明”字做出不可屈撓 應聽得進逆耳之言 從“畏慎”二字痛下工夫 一定要謙讓相誡 應視富貴功名為浮榮 兄弟唯有互勸互勉互恭維而已 不宜輕易出頭露面 只能畏天知命而不能怨天尤人 切莫干預公事 有福不享盡,有勢不使盡 存其倔強,去其忿激 男兒自立須有倔強之氣 功成身退 用人不率冗 存心不自滿 求強當在自修處著力 應有打脫牙和血吞的堅韌之氣 能屈能伸的秘訣在於一個“悔”字 居安應思危 應從挫折處磨煉意志 應牢記“悔”字“硬”字訣 三 從政治軍類不宜涉足軍政 凡事當量而後入 治軍應注意“根株”、“柱梁” 吏才應更優於將才 治軍以愛民為第一義 治軍應以“勤”字為主 應以“勤”字報君恩,以“愛民”二字報雙親 制勝之道在人不在器 緊緊依靠自己的力量 蓄不竭之氣,留有餘之力 用兵應以全軍為上 應多用活兵輕兵 為官不可得罪紳士 四 謹守家風類 “孝友”二字可使家勢經久不衰 應學會收拾條理 應以“勤敬”二字為法 嚴教子侄勤敬和 教子侄應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 教子侄當引入正大一路 聯姻不必富室名門 蔬竹魚豬四事須時時講究 對子侄輩應教之以禮 和氣致祥.乖氣致戾 家運之興在於和睦、孝道、勤儉 居屋莫太宏麗 力戒太勞、嗩吶、多酒三事 家教八字訣 不可日趨奢華 切莫買田起屋 應教子侄以勤謙自任 不要信醫藥、僧巫、地仙 謹守人生八本 孝勤恕可致家勢祥和 切記禮厚不如情真 戒用人太濫.用財太侈 不培墳墓,不謀田廬 生日不可宴客稱慶 早婚不利讀書 切戒家中過於奢華 力戒驕奢,以勤儉為本 應時時在“儉”字上用功 恪守祖訓 家中應以勤儉為主 勿忘耕讀之家風 訂八好六惱之家規 不能忘卻寒士風味 應以“耕讀”二字為長久之計 以勤儉自持,以忠恕教子 須力行節儉 五 善養身心類毋惱毋怒以養肝疾 要善於保養身心 治病應以自養自醫為主 養生以少惱怒為本 告養生五事 養老不在服補藥 養生與力學缺一不可 諭兒篇 一 讀書作文類 切不可浪擲光陰 讀《漢書》之道 堅持看、讀、寫、作“四法” 讀書須做到“虛心涵泳”和“切己體察” 學詩須講究聲調,學字須講求墨色 讀書應注意廣泛涉獵 治經、作賦、練字均須講究 讀《文選》以醫“筆下枯澀之弊” 學做高郵王氏那樣的學問大家 寫字作文宜模仿古人問架 學書法須從趙法入門 看書不可不加選擇 作文要分類手抄詞藻 讀書務必求個明白 學書須窺尋四大家門徑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 每月必須完成“三課” 作文須效法古人之“珠圓玉潤” 不可積錢買田而應努力讀書 文章貴在行氣 作詩文宜從短處痛下工夫 對《左傳》釋經之答疑 寫篆字不能無帖意 看、讀、寫、作應逐日無問 目錄分類很有學問 宜對古人詩集悉心研究 行之以恆就會有持續不斷的進步 讀書可以變化人的氣質 學作文應循序漸進 學詩可以陶冶情操 行氣為文章第一義 鑽研小學宜先知其源流優長 學詩宜取韓愈奇崛之氣 以精確之訓詁作古茂之文章 絕好文字必突出一長 少年文字貴在氣象崢嶸 閱書貴在有恆 練書法貴在困知勉行工夫 學字當學顏柳秀雄之氣 宜從古文上用工夫 作文須講究支撐之意 作文以思路宏開為必發之品 詩文若非迥絕群倫不足以當大家之目 作詩文應具備情韻趣味 讀書應具有廣大氣度 學習須注意一張一弛 須在五十歲以前將應看之書看完 務必以好學為第一義 二 修身處世類 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宜力戒“驕、奢”二字 做人的道理重在“敬”、“恕”二字 當思雪我“三恥”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 與長輩常存休戚一體之念 一定要經風霜磨煉 早起、有恆、穩重三者皆最要之務 “勤敬”二字斷不可忽視 舉止要莊重說話要謹慎 宜常記“勞謙”二字 應牢記“八本三致祥” “勞”字“儉”字是最好的安身之法 早起和種蔬之家類多興旺 居家惟崇儉可以長久 世家子弟不宜多積錢多製衣 要成大器須謹守儉樸 閨女理應孝順翁姑敬事丈夫 勿忘先世之勤儉 處世須以“謙謹”二字為主 在省城應以“謙敬”二字為主 應以“勤儉”二字自惕 家眷不能住在風俗華靡的城市 悉心體會勤、儉、剛、明、忠、恕、謙、渾八德 家運興衰與窮通決定於勤惰 不宜居大位享大名 誡富貴之家不可敬遠親而慢近鄰 勢利機巧之心,與獵取清廉虛名均不可取 修身應以不忮不求為重 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懃克儉所致 孝友為家庭之祥瑞 每日以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四課相勉勵 應以好學與節儉為立身持家之本 三 謹守家風類 辦喪本不可鋪張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臨危遺囑:一意讀書、勤儉治家 門第鼎盛而規模禮節愈要認真講求 蒔蔬、曬菜是家世興盛之象 用財太奢最可恥 對兒女不要看得過於嬌貴 居家須限定日常用費 孝友二字須切實講求 四 善養身心類 體弱不宜隨便服藥 多食蔬有利於節儉和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在於戒惱怒知節嗇 懲忿窒欲為養生要訣 養生之道在順其自然 生病不宜亂投醫亂服藥 常行辛勞有助於保養身心 養身之法不在服藥 業精之法在於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