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 歸宗台中玄德道院 的相關視頻影片,隨機其他影片↓
呂洞賓,道教仙人,號「玉清內相金闕選仙純陽演正景化孚佑帝君三曹主宰興行妙道天尊」,全真道祖師,鍾呂內丹派代表人物,被尊稱為呂祖、呂祖師、呂仙祖、純陽祖師。閩南人俗稱其為「呂仙公」,簡稱「仙公」相傳在仙人洞得道升仙。 呂仙原名呂喦(又作「呂岩」),又有說法是本名呂煜,號純陽子,一般認為他唐德宗丙子年即貞元十二年(796年)生於永樂縣招賢里(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另一種說法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唐寶曆元年(825年)中了進士,並且為官了一段時間。不久因為厭倦官場生活,棄官入道,隱居終南山。傳說後游長安,遇鍾離權,經過「十試」授以金丹之道,因得道法,不知所往。宋代道教學者曾慥編《集仙傳》,稱唐與五代成道之士中「獨純陽子呂公顯力廣大」。
據《宋史·陳摶傳》載:呂曾「數來摶齋中」、「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
《宋史·藝文志》神仙類著錄呂洞賓《九真玉書》1卷。《全唐詩》有其詩4卷、詩二百多首。
《道藏》收錄呂洞賓的傳說和署名呂洞賓著的作品,集為《呂祖志》。
俗名呂巖,河中府永樂縣人。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農曆四月十四日聖誕。據說原姓李,因棄官隱居於盧山的深林山洞中,因該洞有兩出口,於是便改姓為「呂」,並自稱為是洞中的賓客,改名為「洞賓」。呂恩主降生時,異香滿室,天樂浮空,有一隻白鶴自空而降,逕入帳中消失不見。後遇火龍真人,學得天遁劍法。又於長安遇古仙人(八仙之一)鍾離權結為知交,經其由夢境點化,呂恩主感悟至深,遂要求拜鍾離權為師。之後再以十試關試其道心,生死關、財利關、忍辱關、慈悲關、情欲關、無貪關、誠實關、豁達關、無懼關、因果關後,即隨鍾離權往終南山修道。於某年農曆五月二十日在岳陽樓羽化升仙,因誓願:「度盡眾生方上昇」。 . 故常頭頂九梁華陽巾、身披八卦鶴敞衣、手持雌雄寶劍、遊化人間、寶劍可斬世人之貪嗔癡(一斷煩惱、二斷色欲、三斷貪嗔)、除世人之貧病苦,民間一般稱他為「孚佑帝君」、「呂純陽」、「純陽夫子」、「恩主公」、「仙公」、「呂祖」等,道家則稱他為「妙道天尊」,佛家又稱之為「文尼真佛」,為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也是「五文昌」之一,常與關恩主、朱衣夫子、魁星及文昌帝君合祀。元時封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為「孚佑帝君」之由來。
鍾離權十試呂洞賓傳說
第一試:洞賓一日外出回來,突見家人悉皆病死,洞賓既不悲傷,也不悔恨,只管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不一會兒,又全都活過來,他也無所謂。
第二試:洞賓上街賣貨,買主討價還價後,說好了價錢,但雜主又反悔變卦,只付給一半價錢,洞賓不惱,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
第三試:大年初一,洞賓正欲出門,遇一乞丐倚門乞討,洞賓急忙施予財物,但乞丐卻沒完沒了,一討再討,口出穢言,洞賓只是滿臉堆笑。
第四試:洞賓牧羊山中,忽遇一餓虎追捕羊群。洞賓保護羊群下坡躲避,自己上前以身擋虎,老虎見之悻悻而去。
第五試:洞賓居山中茅舍讀書,忽然來了一個漂亮女子,聲稱自己是迷了路前來求宿。繼而,這女子百般挑逗洞賓,夜逼共寢。洞賓始終神態自若。
第六試:洞賓一日外出歸來,發現家中遭竊,財產洗洗劫一空,洞賓沒有頹喪,沒有報官,乃躬耕自鋤。鋤地時忽然挖出十幾錠黃金,洞賓趕緊用土掩埋,分毫未取。
第七試:一次上街買些銅器,回到家中一看,全都是金器,洞賓馬上退還給貨主。
第八試:有個顛狂道士在街巷裡賣藥,聲稱服者立死,來世可以得道。人們聽了,誰個肯自尋死路?洞賓不信這個邪,買回服之、安然無恙。
第九試:河水泛濫,洞賓與眾人乘舟渡河,行至中游,狂風暴作,波濤洶湧,眾人驚懼,唯洞賓神態自若,端然不動,視生死之度外。
第十試:洞賓獨坐室中,忽見無數奇形怪物狀的妖魔鬼怪,有的欲殺之,有的欲打之,洞賓毫不畏懼。又一群夜叉,押著一個血淋淋的死囚,前來找洞賓索命:「你前世殺了我,今當賞還我命!」洞賓道:「殺人嘗命,欠債還錢。」神態自若,端然不動。忽然見空中大喝一聲,鬼怪皆無。一人撫掌大笑,卻是雲房先生漢鍾離。
十試呂洞賓,呂洞賓皆以平常心態對待。鍾離權極為滿意。帶著呂洞賓至終南山鶴嶺,傳以靈寶秘法,上真秘法,共同開創了鍾呂金丹派。
(一說鍾離權的師傅東華帝君,是純陽真人呂洞賓的前身。該說法多見於明清小說以及降鸞書、勸善文中,如《八仙得道傳》、《東遊記》等。另據《歷代神仙通鑒》,呂洞賓是上古聖王「皇覃氏」轉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