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 靜隱禪寺 的相關視頻影片,隨機其他影片↓
本著佛子應承擔「毘尼住世、正法永住」的使命, 現任住持法性尼師及監院法音尼師,與同儕師兄弟,自 八十七年學律以來,循序漸進學戒持戒,以『六和敬』 的僧團共住理念,朝向解行並進的目標修學增上。並以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作為修 行的警策準則,藉著僧團依眾靠眾的力量,共同建立一 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持戒念佛」僧團。 讓僧眾可依此積聚資糧,以為眾生依靠。讓信眾能 依此成為正信三寶弟子,為社會安定盡一份力量。讓一 般大眾在僧團環境中身心得到休息、釋放。
為落實僧團住世,及護念眾生的法身慧命,常住現 有共修活動:
〈一〉每週五晚上7:30─9:30領眾念佛共修。 並由住持師父及當家師父隨機開示 學習佛法與生活結合;
而將修行真實落實到生命中。 願大眾藉共修的力量,
以信願持名的行動力,
薰修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往生正因。 〈二〉每月第一個星期日【傳授八關齋戒、戒法開示】 將戒律的精神及常識普及化。
並於八關齋戒中加傳菩提心戒,
希望眾生能夠緣境發起
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菩提大願。 〈三〉每天早上7:40。中午12:30。 修念佛止觀 讓大眾將心緣於阿彌陀佛佛號上,
以佛號靜心進而淨心。
於生死大事真有準備。 〈四〉春節消災祈福誦經及七月誦地藏經共修法會 於農曆過年及農曆七月時帶領信眾誦經共修。
藉大眾共修之力量,回向一切眾生皆得安樂,
無有恐懼歷代先亡共霑法益,同生淨土。
因為唯有一切眾生身心皆得安穩,
社會國家自然安定,世界自然和平。
眾生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五〉每星期六下午由住持師父主講
【大乘起信論】略釋 令眾生除疑去執,發起大乘淨信。
除了固定的共修活動之外,為了讓大眾有一個心靈 休憩及轉換成長的空間。常住更提供下列方式,讓更多 的眾生能因親近三寶,而讓自己的人生更積極、更光明。
〈一〉住持師父為護念眾生慧命提供信眾心靈咨商 藉由心靈咨商,讓信眾於生命中遇強大轉折因緣時 ,可因此轉念而重新出發。 〈二〉僧團於假日或寒、暑假中輔導小朋友 透過師父們與小朋友的互動,
幫助小朋友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及建立讀書的真正目的。
讓每一個小朋友更有自信、
更歡喜的面對自己及未來的生命。 〈三〉各級學子課業輔導 開放一個讀書及用功的空間給學子,
並於有需要時,請信眾回寺當課輔老師,
指導課業上的問題。 〈四〉庭園美化 讓大眾有一個輕鬆休憩的舒適環境。
讓小孩有一個可安全奔跑的生態綠化區。 〈五〉設立文化走廊 成立好書介紹區及張貼古德語錄,
適時更換好文章,
讓眾生有一個沉靜省思的心靈空間。
靜隱禪寺從民國56年(西元1968年),第一代開山 住持開天和尚及開山監院開得尼師發心建寺草創至今已 40多年,一磚一瓦都蘊涵著十方僧眾及信施共同成就的 堅辛勞苦及菩提心的菩薩行;而仿照唐代北方宮廷式的 佛殿建築,及各佛殿不同的檜木窗櫺更是常住極力維護 的文化藝術資產。期望能在現代鋼筋水泥的建築下,為 眾生留下一個古樸的文化見證。
對於社會慈善工作,常住一直秉持著隨力隨份的精 神。更特別關心眾生的心靈環保;舉凡推動兒童讀經教 育。為護念眾生、珍惜資源,鼓勵帶動使用環保餐具。 推廣平甩功運動,讓健康更簡單。藉由消防演習試範, 讓大眾對CPR更熟悉,增加居家消防常識等等…。任何 一個活動,無不以眾生身心靈健康為出發點。
目前寺院所在土地已於今年(民國99年西元2010年 )通過申請變更為【宗教專用區】,祈求在三寶加持,
龍天護念,僧團及檀越信施共同努力下「靜隱禪寺尼
眾僧團」能夠隨緣承德,開權顯實,悲智雙運,圓滿
傳承佛陀的教化。值此佛法末世,眾生福薄,祈願世間
多一個正法實修的道場,讓更多好樂修行的學佛者,能
夠依寺院僧團共住的力量,創造自己的身心清淨,並助
他人離苦得樂,解行並進,成就佛道。
釋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佛教創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
「釋迦」漢譯能仁,能以仁愛的心來憫念眾生,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心。因為佛能夠給眾生以安樂,能夠拔眾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眾生,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漢譯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迴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足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釋迦牟尼佛。
另一說法,釋迦牟尼佛這個名字,是過去燃燈古佛與他授記的。據《金剛經》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傳說在過去無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走,正巧遇到燃燈古佛也在路上走著。善慧童子發現地面有一灘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這污水一定會弄髒了佛的雙腳。就頓發大心,親身撲在地上,把自己的寶貴頭髮,鋪在污水上面,等著燃燈佛從他頭髮上走過去。當時燃燈佛,看到善慧童子這種布發掩泥的情景,就授記說:「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出身於釋迦族,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其生卒年代,北傳佛教根據漢譯《善見律毗婆娑》中「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傳佛教則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有研究認為南傳佛教的推斷誤算一周期60紀年。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又傳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滅之說。
佛陀悟道之後,在鹿野苑開始傳教,為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聖諦」,稱之為「初轉法輪」。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他為了宣揚佛教,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憍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說佛25年。八十歲時,佛在毗舍離城,已患重病,雨季過後,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因食物中毒,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d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在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火化後的舍利(人體火化後的遺留物)由摩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佛陀進入般涅槃後,弟子們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通過幾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隨著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關於釋迦牟尼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緣起法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這些教義又被稱為原始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