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管理程式 免費下載 ← 免費版,無筆數限制
創建年代:明鄭永曆三十二年(西元1678年) 沿革簡介:「大觀音亭」和「祀典興濟宮」兩廟中隔著「官廳」,是全台獨一無二「佛、道平行同祀」的古寺老廟。明鄭永曆三十二年建「觀音宮」,供奉觀音菩薩。清康熙時重修擴建之後,改名「觀音亭」,後來又因要與小東門的「觀音亭」區分,而改稱為「大觀音亭」。明鄭永曆三十三年(西元1679年),又在「大觀音亭」旁建今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當時稱為「大道公廟」,後因為要與良皇宮區別,稱「頂大道公廟」,良皇宮則稱「下大道公廟」。
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保生大帝又稱「大道公」、「吳真君」,俗名吳夲(讀音滔,本的俗字),係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至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期間,福建地方一位行醫濟世的醫生。吳夲生前以醫術高明、救人無數而被鄉人視為神醫,及其死後,閩南地區的民眾感念其醫德而奉為醫神崇拜。
臺灣府城居民主要來自福建漳州、泉州二府,奉祀保生大帝的廟宇甚多;遠自荷蘭據臺時,即已建廟於廣儲東里(今新化)。及至明鄭時期,鄭氏及諸將士多漳、泉人士,奉祀保生大帝的廟宇愈增,興濟宮即於此時創建。 由於明鄭係清朝的敵對政權,清朝所修志書凡是提及「明鄭」,皆以「偽時」代稱,表現否定的意念。從以上志書的記載可知,明鄭時期(1661~1683)興濟宮與大觀音亭已創建,早期興濟宮每以「慈濟宮」、「大道公宮」、「吳真人廟」稱呼,迨至道光十七年(1837)興濟宮辛卯年重修碑記一文,始見「興濟宮」的稱呼。又以興濟宮位於府城北邊,里民迄今仍習慣稱其為「頂大道公廟」 ,以區別位於南邊而俗稱「下大道公廟」的良皇宮。
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地區所信奉的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音韜),生於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卒於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登白礁村北文圃山龍池岩採藥時,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歲。家鄉為福建泉州同安明盛鄉積善里白礁村,今屬漳州市龍海縣角美鎮。 父名吳通,母為黃氏,貧病早逝。吳?初習捕蛇、採藥,後學針灸、湯藥,醫名逐漸傳播民間,宋朝楊志《慈濟宮碑》記載其逝世後鄉人私諡為「醫靈真人」,供奉為地方神祇,於青礁建立「龍湫庵」奉祀。 莊夏-白礁《慈濟宮碑》記載:[歲在辛未(1151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肇?祠宇],說明了白礁的建廟年代,楊志《慈濟宮碑》亦載同年吏部尚書顏師魯奏准朝廷於青礁建廟,青礁為吳?生前煉丹施藥之處。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賜廟額"慈濟"。因神蹟傳說流布,及歷代朝廷追封,遂成為閩南地區重要民間信仰。而隨同安移民遷徙,也成為台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 民間傳說關於保生大帝的神蹟非常多,諸如:一日大帝在山中採藥,遇見一隻老虎,因吃人而被骨頭哽住咽喉痛苦難當,乃懇求大帝醫治,大帝即取出骨頭並以咒水為其治療;老虎跪地答謝,立誓從此不再傷人(這是史上第一隻會發誓的老虎),並自願作為大帝的坐騎,後來也成為保生大帝廟的守護神,民間奉之為「虎爺」。又一回,一條龍因罹患眼疾乃化為人形求醫,大帝識穿其原形即為之敷治,神龍眼疾痊癒即飛天而去,此即民間盛傳保生大帝「點龍眼」、「醫虎喉」的典故。 有一次,大帝在森林中發現一堆白骨,經拼湊之後發現是一副少了左腿的人骨,大帝以柳枝將之接復並用咒水潑灑枯骨,隨即恢復人形復活。原來此人因隨主人進京趕考途中被虎所噬,當時其主人已高中被派為同安知縣,後來主僕相見,縣官見其醫術大驚,乃辭官跟隨大帝學醫濟世。宋明道年間,大帝曾以白米贈濟漳州饑荒,並用法術驅逐瘟疫。宋高宗時大帝顯靈以「泥馬渡康王」搭救康王渡江返國,因此高宗登基後即在白礁鄉為保生大帝立廟奉祀;至孝宗朝並題賜「慈濟靈宮」匾額,且封為「大道真人」,此即大道公名稱的由來。 民間傳說神界的單身貴族大道公與媽祖曾有一段羅曼史,「保生大帝」得道後見媽祖端莊賢淑,便展開追求攻勢,而媽祖見其宅心仁厚,也萌生愛意,倆神情投意合,共同譜下一段「堅定的友情」。一日,媽祖乍見母羊產子之苦,毅然慧劍斬情絲與保生大帝斷絕往來,大帝無端被拋棄非常懊惱,乃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遶境時施法下雨,淋洗媽祖臉上脂粉;媽祖不甘示弱,也在保生大帝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神駕出巡時作法刮風,要吹落大帝頭上的帽子。因此每逢媽祖誕辰便經常下雨,而保生大帝誕辰則常會颳風,此即民間氣象諺語:「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由來。
【 在
台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登錄 人力資源需求 】
目前沒有 台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相關人力資源職缺
【 我要在
台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留言 】
【回 全國廟宇大搜尋】
【廟宇網站設計費用表-全國通用】免費申請廟宇留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