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朝后宮 的相關視頻影片,隨機其他影片↓
天仙飛來
全國信奉天上聖母媽祖的善男信女遍及台灣各角落。民國四、五十年代,旅高雲林同鄉會的信徒合資,委託許鼎卿先生前往北港閭山閣雕刻所雕刻一尊聖母三媽神像,於北港朝天宮寄廟一年後,恭迎來高雄發展,庇佑闔家平安。兩年後,同是媽祖婆信徒的廖耀芳之夫人廖蔡雲女士因久病不癒,恭請聖母救世醫治,也從此聖母救世、慈悲為懷的事蹟逐漸於高雄流傳而廣為人知!
當時,眾信徒為爭迎聖母於自宅供奉,開始每年筊杯選出爐主,負責聖母聖誕祝壽活動,第一屆爐主由開中藥房的呂奇立先生(張登聰之叔叔)擔任。由於只有聖母卻沒有媽祖婆得力的助手千里眼、順風耳將軍,眾信徒旋於第三屆改選爐主時,增刻兩尊聖母駕前將軍∼千里眼、順風耳將軍。而當時眾信徒爭相供奉的媽祖及千里眼、順風耳將軍,也就是現今高雄朝后宮的開基三媽與開基將軍。
由於民國 50、60年代台灣經濟並不如今日富裕,當年供奉聖母的爐主住宅,即順理成章成為提供附近信徒膜拜祈福的場所。這種景況可能是當今E世代年輕人所難以想像的,但大家對聖母虔誠的心意卻是沒有兩樣的!
媽祖堂∼高雄朝后宮的前身
民國56年,信徒蔡連通先生、楊侯明先生、楊文凱先生、林文秀先生、鄭賜全先生及吳龔生花 (大牌花)女士發起成立「媽祖堂」,由楊侯明先生擔任管理人。每年天上聖母聖誕時,並以「媽祖堂」名義對外租借場所舉行祝壽典禮。直到民國61年,承租高雄市鹽埕區建國四路314號作為廟堂。至此,終於有了較固定的地方方便眾信徒拜拜祈福,不用再到爐主家中參拜!
高雄朝后宮的誕生
民國62年是個重要的一年。眾信徒於3月23日聖母聖誕「媽祖生」當夜,在十幾位信徒所提供出來的廟名中,請示聖母筊杯裁示,結果由蔡兵範先生所提供的「朝后宮」以十七杯最高票出線。從此「聖母堂」正式更名為「朝后宮」,並聘請許萬興先生擔任廟祝。
高雄朝后宮管理委員會成立
「朝后宮」正式誕生後,「高雄朝后宮管理委員會」也同時成立,並選出第一任主任委員許山林先生,副主任委員蔡金塗先生。
民國63年高雄朝后宮加入道教會,並於民國75年在祥益樓改選第二屆管理委員會,推選出第二屆主任委員蔡金塗先生,副主任委員郭榮源先生。
建廟大計劃
民國80年,高雄朝后宮跨入新紀元。由於租期長達20年的租約將至,房東無意再出租;而當年也正逢管理委員會改組,於龍珠灣餐廳召開委員會議。由於眾委員皆爭取出任主任委員一職,經回宮筊杯請示聖母後,選舉出王焜燦先生當選第三屆主任委員,蔡培彰為副主任委員。並同時成立高雄朝后宮興建委員會及高雄朝后宮媽祖慈善會,聘任黃哲三先生為興建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秋郎先生為興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蔡松雄先生為名譽主任委員,高雄朝后宮建廟計畫正式展開。
高雄朝后宮要建立大廟的消息一出,馬上有虔誠信徒要捐獻廟地,但聖母筊杯指示選擇在鹽埕區北斗街6號建廟。當眾委員與屋主完成簽約後,馬上在高雄地區引起震撼,因為當時另有友廟的乩童降駕,指示該宮委員要在鹽埕區愛河邊購置廟地,且已來尋訪數次,卻遍尋不著此處有空地可供建廟。殊不知這塊福地需得將地上之屋舍拆除方可浮現。由此可見高雄朝后宮天上聖母之神威廣大,才能使財源缺乏的高雄朝后宮正式邁入第一期興建計劃。
高高興興搬新家
在管理委員會及全體信徒協力合作之下,民國81年 (歲次壬申年)農曆11月9 日,高雄朝后宮圓滿熱鬧的遷移北斗街6號,舉行盛大的安座大典,高雄朝后宮也正式有了自己的家。同時,服務聖母長達20年的廟祝許萬興先生由於年事已高,也在請示聖母三筊杯後辦理退休。高雄朝后宮也於此時正式進入電腦化的時代,各項文書業務皆由資訊組負責處理,而本網站也正式於90年4月27日上網啟用。
社團法人的成立
自民國 57年高雄朝后宮立宮以來,本宮眾善信大德一直秉持著天上聖母媽祖娘娘聞聲救苦、慈悲為懷之精神,不定期救濟幫助社會上孤苦無依之同胞。直到民國80年正式成立高雄朝后宮媽祖慈善會後,每年固定於媽祖聖誕及中元普渡時間,針對南台灣孤兒院、養老院及高雄地區貧民作物資救助服務,一直受到高雄市各界肯定。但是因為種種因緣,使得本慈善會遲遲未能在高雄市成立官方認可之組織。逐於民國91年3月中旬開始進行籌備工作,並於91年3月22日由發起人代表王焜燦等共31人,聯名向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申請成立社團法人組織,正式命名為『社團法人高雄市朝后媽祖慈善會』,以利會務推動;並於91年4月25日,經高雄市社會局正式通過立案成立。期能扶持幫助社會上更多需要幫助的老弱幼兒,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聖母恩澤廣被於社會各角落。
高雄朝后宮長久以來一直熱心參與地方活動,深受各界肯定。但由於沒有興建大廟,常有人誤解我們只是一間私設神壇。社團法人的成立後,立刻獲得眾人正面回應。顯示我們的辛苦是有目共賭的,我們正穩健的朝大廟落成之日大步邁進。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的誕辰。在這一天,各地的媽祖廟都會張燈結彩、演戲,非常熱鬧。最古老的澎湖馬公天后宮,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一級古蹟。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媽等。媽祖的兩大部將,是為媽祖察、聽世情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相傳媽祖俗姓林,出生於中國福建省莆田湄洲島,一出生則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因此又稱林默娘。自北宋開始受人建廟膜拜,逐漸傳播到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省分,並向海外的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傳布。
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是媽祖信仰向海外傳播的一個高峰。此外,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更廣、更深,各地華埠(尤其是沿海地區)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譬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玻天后宮、菲律賓隆天宮。乃至於歐洲和美洲也開始有了媽祖廟。
媽祖的影響力由湄州島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華人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學者研究指出,媽祖是從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海神的代表。
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中國大陸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在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府縣,每縣都有幾十座媽祖廟[4],如今,福建各地的媽祖廟數量仍十分龐大,香火旺盛。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內陸的閩西客家山區。福建的媽祖廟中有三座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媽祖信仰遭到嚴重的打擊,許多宮廟和神像被毀。譬如媽祖信仰發源地湄州島上的廟宇和相關文物,就在文革中被摧毀殆盡。只有少數廟宇如莆田文峰宮,在文革時將媽祖神像藏於郊區的古井中,保住了神像。泉州天后宮則是因為曾被當作工廠使用,因此躲過被摧毀的命運。改革開放後民間信仰逐漸恢復、加上兩岸交流和統戰因素,媽祖信仰重新活絡。又因為媽祖信仰中獨特的「進香、刈火」習俗,台灣各媽祖廟為求增加本身與祖廟的連結,紛紛前往湄州捐獻資金興建宮殿或牌樓等建物,使湄州島上的媽祖宗教建築迅速增加,但整體來說大陸上的媽祖信仰仍遠不及台灣的熱度。
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於漢人移民多自中國大陸渡海而來,且台灣四面環海,海上活動頻繁,因此媽祖成為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台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
台灣著名的媽祖廟,有台中大甲鎮瀾宮、雲林北港朝天宮、彰化鹿港天后宮(新舊祖宮)、嘉義新港奉天宮、嘉義東石鄉笨港口港口宮、嘉義朴子配天宮、臺南市大天后宮、彰化市南瑤宮、台南顯宮鹿耳門天后宮、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苗栗竹南中港慈裕宮、苗栗竹南龍鳳宮、苗栗通霄拱天宮、臺北市松山慈祐宮、臺北市關渡宮、臺北市西門町媽祖廟、台北縣新莊慈祐宮、板橋慈惠宮、屏東縣屏東市慈鳳宮、屏東縣里港鄉雙慈宮,以及高雄市旗津旗後天后宮等。
所謂的「迎媽祖」(也作「迓媽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淵源的媽祖來參與巡境的活動。不管自己村裡或是共同舉行迎媽祖的區域是否已有一尊「在莊媽」或「在地媽」,都可能會往外地去迎媽祖。通常是往地域層級高一點的地方去迎媽祖。
大甲鎮瀾宮每年在媽祖生日前則舉辦「大甲媽祖回娘家」的活動。
北港朝天宮的「迎媽祖」,其熱鬧場面也與大甲媽祖出巡不相上下。
據說媽祖誕辰遶境的時候,必定會下雨。是因為大道公(保生大帝)當時被媽祖婆甩了,心有不甘的大道公(保生大帝)因此施法降雨,想要淋花媽祖婆的脂粉。媽祖婆也不甘受辱,在大道公(保生大帝)誕辰遶境時,必定會有大風來吹落大道公(保生大帝)的烏紗帽。
【 在
朝后宮
登錄 人力資源需求 】
目前沒有 朝后宮 相關人力資源職缺
【 我要在
朝后宮
留言 】
【回 全國廟宇大搜尋】
【廟宇網站設計費用表-全國通用】免費申請廟宇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