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聖籤媽祖聖籤生活行動小博士點光明燈安太歲燈考生祈福安財神燈入廟祀神安姻緣燈註生娘娘月下老人

拜拜網首頁廟宇搜尋申請廟宇登錄安禮斗討論區★頭獎彩券商店求招財符幸運號碼 笑話大全 Live-即時影像


縣市
區別
寺廟名稱
主祀神佛 ->排序
寺廟地址 ->排序[ 全國廟宇大搜尋 ] 人氣: 3611
電話
*台東縣
東河鄉
海雲淨寺 *
*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9鄰那界61-2號 *
089-530013



海雲淨寺
主祀神佛: 釋迦牟尼佛、西方三聖、地藏菩薩    【免費申請廟宇登錄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9鄰那界61-2號    電話: 089-530013




本筆資料來源: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系統,登錄時間:2010/3/4 下午 03:04:49
   【 若貴寺廟資料不希望公開 或 登錄資料有誤,歡迎來信更正 或 申請刪除。連絡我們
 我要在  海雲淨寺  留言 】【  在 海雲淨寺  登錄 人力資源需求 

廟宇管理程式 免費下載 ← 免費版,無筆數限制
沒有 海雲淨寺 的相關視頻影片,隨機其他影片↓


海雲淨寺-行動條碼QR Code

釋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佛教創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

「釋迦」漢譯能仁,能以仁愛的心來憫念眾生,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心。因為佛能夠給眾生以安樂,能夠拔眾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眾生,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漢譯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迴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足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釋迦牟尼佛。

另一說法,釋迦牟尼佛這個名字,是過去燃燈古佛與他授記的。據《金剛經》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傳說在過去無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走,正巧遇到燃燈古佛也在路上走著。善慧童子發現地面有一灘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這污水一定會弄髒了佛的雙腳。就頓發大心,親身撲在地上,把自己的寶貴頭髮,鋪在污水上面,等著燃燈佛從他頭髮上走過去。當時燃燈佛,看到善慧童子這種布發掩泥的情景,就授記說:「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出身於釋迦族,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其生卒年代,北傳佛教根據漢譯《善見律毗婆娑》中「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傳佛教則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有研究認為南傳佛教的推斷誤算一周期60紀年。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又傳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滅之說。

佛陀悟道之後,在鹿野苑開始傳教,為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聖諦」,稱之為「初轉法輪」。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他為了宣揚佛教,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憍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說佛25年。八十歲時,佛在毗舍離城,已患重病,雨季過後,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因食物中毒,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d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在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火化後的舍利(人體火化後的遺留物)由摩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佛陀進入般涅槃後,弟子們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通過幾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隨著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關於釋迦牟尼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緣起法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這些教義又被稱為原始佛教。

地藏菩薩(梵文:क्षितिगर्भ,Kṣitigarbha),或稱地藏王菩薩,曾音譯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史跡上的地藏菩薩(金地藏又名金喬覺)的誕生在(公元六九六年)現在南韓的漢城,即是古代的新羅王國。當時,他是一國的王子,生活得非常富奢;但生性淡泊的他,卻毫無一點高貴的感覺,只是一味的保持著靜默和嗜讀著書籍。他的相貌生來不大美秀,不過他仁慈的心卻比任何人淳厚!這可在他從小的時候,就懂得同情犯罪坐牢的人一點見到。唐高宗永徽的年間,一天他讀畢諸子百家的書籍,慨然興歎說:儒教六書,三清道術,唯獨佛學的第一義諦最是殊勝!也最合我的心懷。於是就立志薙髮出家了,那時他正是二十四歲的年齡。

出家之後,他愛靜,愛修習禪定,因而,他決計要外出探覓清幽的深山去棲修。沒有多久,他準備好遠途旅行的一艘帆船,攜帶些隨身的行李和充足的口糧,並牽著隨他出家的白犬善聽,單獨駕著舟楫,離開仁川港口,揀著大陸的邊沿,隨著滿帆的順風,向那滾滾的大海前進。一日帆船開進我國的長江,因受港口沙灘的阻止,他毅然棄船而就陸路進行。經過了不知多少的曲徑和大道,終究被他在安徽青陽縣境裡,找到秀奇的九子山,於是他就攀著削壁,沿著山徑爬上山探看,結果他發現了九子山中唯一平陽的盆地,他就選擇在盆地旁邊清脆溪聲上的石巖棲住。

一天,他正端坐入禪的當兒,突然被一隻毒螫咬傷了腿部,但他依然無動於衷的危坐如故。俄頃,由壁中飄下一位美麗婦人,撿衽再拜的饋藥說:適才小兒無知,瀆犯尊顏,現在妾願出新泉,以補過失。言訖不見,不一剎那巖壁間潺潺的流出了新的泉水,經此之後,他也就免去了外出汲水之勞。(這就是九華山有名的東巖龍女泉。)

相傳,此時山下有一位閔公長者,平常好僧樂施,每次舉行供養百僧時,總是欠缺一位,因而,每次都得親自上山來請他;不然,就無法獲得圓滿的功德。不久之後,為著度生開闢道場,他向閔公長者化九子山的地,閔公說:隨您的尊意!他即將袈裟一領擲向太空,射下的黑影竟把所有九子山地盡行遮蓋,於是閔公也就很歡喜的把九子山捨獻了。閔公有一個兒子,因敬仰他的德範,就隨他出家法名道明和尚,以後閔公因聽法的便利,反拜兒子為師,成為佛門中的千古佳話。現在地藏菩薩的聖像旁邊站著一個年青的和尚和一個老公,就是他們父子兩位。

西方三聖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即教主阿彌陀佛,和他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

造像上,三者皆在蓮座上,蓮象徵出淤泥而不染,於一真法界而能應化在十法界;阿彌陀佛中立,觀音菩薩脅侍在左,大勢至菩薩脅侍在右。三者塑像或畫像為修行淨土宗者禮敬的對象。

《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觀想之佛菩薩身相即為此三尊之身相。

阿彌陀佛,梵語 Amitabha,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又義甘露(密教稱爲甘露王)。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衆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爲阿彌陀佛。爲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關於阿彌陀佛的身世還有其他不同的說法

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爲最流行的佛
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爲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

「南無阿彌陀佛」義曰:皈依阿彌陀佛。「南無」是梵文 Namas 的音譯,意爲致敬、歸敬、歸命的意思,是佛教徒一心歸順與佛的用語。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爲一念,如是十氣名爲十念。亦稱爲無量壽佛。

大勢至是梵文Mahasthamaprapta 的音譯,音譯「摩訶那缽」簡稱「大勢」、「勢至」,也有稱「得大勢」的。大勢至是佛教傳說中的一位大菩薩,據前引【悲華經】卷二稱,刪提嵐世界的吳諍念王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後無諍念王成佛為「阿彌陀如來」,不眴太子為觀世音菩薩,尼摩太子成了大勢至菩薩。

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大勢至菩薩則以智慧光普照一切,大勢至菩薩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並不如觀世音菩薩,但在日本受到廣泛崇拜。

大勢至菩薩幾乎沒有單獨供奉,一般都與觀音菩薩一起隨侍在阿彌陀佛的身邊,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大勢至菩薩頭上的寶冠有寶瓶為標誌,而觀世音菩薩頭上的寶冠則是以一小化佛(阿彌陀佛)為標誌。

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梵文 Avalokitesvara。觀世音者,觀世人稱此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之意。

為阿彌陀佛的左些脅侍。是慈悲的象徵,當眾生有苦難時,只要稱念他的名號,即可獲得解脫苦厄。他還會就眾生的因緣,化作種種不同的身分度化之。因此又有各種別稱,如水月觀音、魚籃觀音、馬郎婦觀音等,合計中日關於觀世音的別稱,共有三十三。又名三十三身。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經典作男子,唐以後常作女相。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薩。觀世音或譯作觀自在,古譯作光世音,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名 ’世’ 故略稱為觀音。亦稱為大士、觀世音、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觀音媽、觀音大士。


 在 海雲淨寺  登錄 人力資源需求 

海雲淨寺 相關人力資源機會
目前沒有 海雲淨寺 相關人力資源職缺
 我要在  海雲淨寺  留言 


【回 全國廟宇大搜尋】  【廟宇網站設計費用表-全國通用】免費申請廟宇留言板